陈思成,中共党员,思政181班学生。“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平凡的他,拒绝平庸,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大学四年里他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也用一项项成就铺垫着未来的教师之路。

梦想·奋斗
坚定梦想,不懈奋斗。他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当一名中学思政课教师,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2018年,他带着满分的高考政治成绩进入马院,但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躺平,而是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习、工作、竞赛、科研、社会实践……四年里他就像一个连轴转的陀螺,不断地打磨自己、开发自己、成就自己。
大一,他在夯实基础的同时,珍惜各种学习机会,锻炼自己的师范技能。大二,他开始踏上科研之路,主持了校级课题《绍兴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并顺利将研究成果发表。他还参与了一个乡村振兴的项目,在和团队一次次实地调研、一遍遍修改项目书之后,荣获“农信杯”第二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金奖。大三,他被同学笑称“开挂”,一个月内先后斩获浙江省第十四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第二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第三届“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三个省级奖项,之后又参与了一项国家级课题,同时新发表了一篇论文。但他始终相信,所谓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大四,尽管受疫情影响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时间一变再变,但他依旧没有放弃,积极备赛、静待花开。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终将有所收获。国家奖学金、校十佳大学生以及每一学年的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对他而言似乎已不是一种奖励,而是对四年奋斗的肯定,是对未来人生的激励。

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年大学生活,他拥有着许多身份,身份不同,使命与责任也不同。但他始终坚守着一颗初心,一颗思政专业师范生的初心。
作为威廉希尔中文网站“越讲越红”大学生宣讲团的核心成员,他多次深入各二级学院、中小学、社区等开展理论宣讲,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职责使命。作为学生党支部的宣传委员,他主动参与和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活动,并受到浙江新闻等媒体的报道。作为团委学生会的主要干部,他积极带领团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访谈卓越中学思政课教师、“古越大地 红色足迹——寻访中共早期人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心上旺再出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并多次获得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作为思政181的班长,他团结带领全体同学积极向上,携手并进,获得“先进班集体”“优秀学风班”“先进团支部”等多项集体荣誉。

传承·感恩
继往开来,心怀感恩。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大学四年始终有“贵人”相助,也体会到了什么是马院的“传帮带”精神。他一直认为自己获得的所有成就都不是他个人的,没有老师一课课的精心打磨与先进理念的传递,不会有他今天的教学水平;没有老师一遍遍的耐心指导与一个个字的细抠,不会有他今天的宣讲能力;没有老师一次次带领他们实地调研,没有学长学姐传递的宝贵经验……不会有他的今天。因此,他也把自己当作那个“传帮带”的人,耐心解答学弟学妹们的疑惑,将自己的比赛、科研、学习和工作经验分享给他们。

如今,他登上有杭城初中教育“航空母舰”之称的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更是感慨良多。面试时遇到来自各大名校的学霸,他也彷徨过、焦虑过,但最终优异的面试成绩让他明白,我们应该感恩学院八学期连贯制的师范生培养体系,感恩所有老师的倾囊相授,感恩已经毕业奋战在一线的优秀学长学姐所带来的宝贵经验。今后,他也会带着一名思政专业师范生的“初心”,培育出千千万万的“桃李”,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对他而言,大学四年即将结束,这是终点,亦是起点;是与梦想相约的执著,亦是与初心同行的喜悦;是四年答卷上画下一个满意的句号,亦是职业生涯中挥出一道自信的起笔。在这里,也希望所有思政人能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