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和省、市、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坚持党建引领,
多措并举、师生齐心,打好“线上组合拳”
,夯实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一是做到师生党员“总在线”。疫情发生以后,学院党总支第一时间号召全体党员师生带好头作表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线上承诺,组建党员突击队,做好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稳定师生情绪,增强师生信心。思政171班陈怡、潘士儿等学生党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牵头制作微课,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学生党员庄静、胡佳昱、徐霖、任灵姣,教师党员尉乐音、张灵等积极参与所在街道社区的联防联控志愿服务活动;思政161班学生党员庄静因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受到宁波市江北区甬江街道包家社区党总支的来信表扬和感谢。学院师生党员积极动员身边师生,以“特殊班费”、“特殊党费”等形式,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院师生累计捐款6942.89元。

二是做到教书育人“不断线”。为落实教育部社科司、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的要求,落细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工作要求,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育”的目标,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注重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钉钉、微信、QQ、企业微信等线上平台和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实现新学期线上教学与管理工作全覆盖。本学期思政课共有50位任课教师,涉及全校13个二级学院的130个教学班。思政课各教研室根据各门课程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线上教学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支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思政课教师时刻关注疫情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李颖老师,第一时间召集教研室全体教师开展在线备课,带领教研室教师开展在线课程建设,积极落实“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她从每一章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评价的设计,到课前模拟演练都全程参与,通过研讨和互助,原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均能够熟练地使用超星学习通、利用企业微信或QQ开展线上直播教学。学院还安排年轻教师“一对一”线上辅导,帮助老教师完成线上建课和线上授课培训。在第一周线上教学期间,思政课教师纷纷紧密结合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抗疫斗争蕴含的深刻理论,为学生讲授党的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经验,让思政课教学第一时间服务于疫情防控大局,让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同频共振。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新冠疫情防控专题教学工作,章越松教授、袁海平教授为学校“课程思政”新冠疫情防控专题教学撰写典型案例,学院要求全体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将立德树人落实落细,将“课程思政”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贯彻到思政课程与思政专业课程教学中,在育人上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是做到管理服务“不掉线”。学院及时召开全院教职工视频工作会议,传达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出台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预案,院长牵头成立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办公室、学生科严格落实“一日一报”制度,每天做好师生动态摸排报告工作,确保师生信息、底数、台账、动态全掌握。线上教学开始后,教研科坚持做好网络教学日报统计工作。学院提出,要在疫情防控期间扎实推进在线教学的内涵建设,加强学风建设,加强业务交流与学习,开展督导听课、教研室内部听课、全院公开课等活动,继续做好一流课程建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思政专业认证、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训中心建设等工作。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
学院还开展了“团员心系疫情”系列活动,
引导
全院团员
以志愿服务、
作品创作
等多种形式,弘扬正能量,汇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